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40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 痛经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症,以气滞血瘀型为临床最多见,近一年来,本人运用以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40例。经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者小腹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未见疼痛复发,证明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有关经穴具有调理气血,化瘀止痛之功能,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一指禅推法 痛经 气滞血瘀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亦称“经行腹痛”,多发生在月经来潮期间或行经前后 数日内。主要症状见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可伴有乳房胀痛,胸胁不适甚至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面部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气滞血瘀型痛经在痛经实证中又极为常见。故本人在临床实习期间采用以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取得 满意疗效,现整理成文,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40例均为门诊病例。患者中未婚人数为22人,已婚人数为18R 人平均年龄为28岁。14—20岁者7例,21—30岁者21例,31—40岁者9例,41—42岁者3例。患者病程最短者为6个月,病程最长者为2年,全部患者均经妇科检查,排除盆腔的器质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乳胁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2治疗方法
2.1 治疗原则
本病重在调理气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2.2取穴
膻中、章门、期门、关元、中级、血海、地箕、三阴交、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次髎、十七椎
2.3 手法
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
配合手法:推法、点按法、按揉法。
2.4 操作方法
2.4.1仰卧位操作
2.4.1.1医者站于患者右侧,以双掌自剑突沿肋间隙向左右两旁分推两侧肋弓。反复3-5遍。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施术于膻中、章门、期门,每穴操作2分钟。以患者有热胀感为度。
2.4.1.2 医者用单掌自剑突起沿任、冲脉走形推至耻骨联合。然后在关元、中极穴上分别以一指禅推法进行操作,每穴2分钟,以患者有热胀感为度[2]。
2.4.1.3医者用拇指分别按揉两侧血海个1分钟。以一指禅推法从膝至踝沿足太阴脾经反复两次,重点施术于地箕、三阴交,每穴1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2.4.2俯卧位操作
2.4.2.1 医者以一指禅推法分别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从肩至腰,反复两次。重点施术于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时间各1分钟。
2.4.2.2 医者双掌重叠按揉患者腰骶部,以局部有热胀感为宜。随后用双手拇指点按十七椎和次髎穴,每穴1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叩击腰骶部,结束治疗。
2.5 注意事项
在治疗痛经的过程中,首先要仔细询问,认真检查,明确诊断,痛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器质性病变不属于推拿治疗范围。医者在施术时一定要做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度,手法要遵循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柔相济、气力相宜的原则。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能够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取得最佳的疗效。在手法操作的过程中,运用一指禅推法操作时着力部位的压力变化、摆动的幅度要均匀,动作灵活,使产生的力自然轻重交替,而患者无不舒适感。拇指指端着力应吸定,不要随腕部的摆动与体表之间产生滑动及摩擦,紧推慢移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缓慢移动。应用点按法时,切勿突然施力,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6 疗程
经前一周开始治疗每日治疗一次至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即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疼痛消失,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未见疼痛复发者。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但不能连续维持三个月经周期者。
有效:疼痛减轻但未消失,亦不能连续维持三个月经周期者。
无效:疼痛未见任何改善者。
3.2 治疗效果
本组40例患者用上法治疗,治愈25例,占62.5%;显效9例,占22.5%;好转4例,占10%;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4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某,女,21岁,学生,于2007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周期性小腹疼痛1年,
病史:患者1年来,每遇经期前几天,心情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月经来潮期间,出现周期性小腹胀痛,伴有胸胁乳房胀痛,行经不利,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曾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多次,但收效甚微。
检查: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胸闷,善太息,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色,有力。经妇科检查,此患者排除了子宫、附件等器质性病变。
中医诊断:痛经,症属 气滞血瘀型
治疗:完全根据上述所技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小腹疼痛等伴随症状基本缓解;治疗三个疗程后,经至而腹痛未作,连续随访三个月,经行腹痛未再发作。
5讨论
5.1 病因病机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其发病的原因,历代医家 都有论述,认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寒湿凝滞、血热郁结、气滞血瘀等。本病的主要病机归结起来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是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又正值经期,充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因为先天肾气不足,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素体虚弱,则气血不足,不能滋养胞宫,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在痛经实证中以气滞血瘀型尤为常见,引起月经痛的因素很多,其中七情失调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心理特点看,女子偏于感性,不耐情伤,情绪易于波动。《校注妇人良方》谓女子“郁怒倍于男子”,说明女子更易受情志因素影响。女子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伤于血可影响到气,伤于气可影响到血。《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淤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4]。
5.2 症候分析
肝郁气滞,气滞则血淤,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肝气郁滞,故胸胁、乳房胀痛;冲任气滞血瘀,故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胞宫气血运行稍畅,故腹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也为气滞血瘀之征。
5.3 手法原理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根本病机在于,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在治疗时应根据通则不痛的机理,使气血通畅。
一指禅法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依照循穴位,走经络的原则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之一,它能畜力于掌,着力于指,使力道含而不露,具有沉稳渗透、刚柔相济的特点。此法以指着穴,施行手法,行气行血。气血壅滞,以指开之;气血不足,以指补之。一经病者,指行一经之气血;数经病者,指行 数经之气血。故而能以手运气,以指代针,闭者为之开,聚者为之散。一指禅推法要求施术者屈指如棉,集精气神于指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的治疗点,组成一条线,再扩展成一个面,从而促进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整个治疗部位的放松。因此,对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有特效[5]。对本病的治疗强调审病求因、辨证论治。一指禅推法有平衡阴阳、调和营卫、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开瘀散结等作用,且操作接触面积小,但渗透力大,可使作用力集中;使气血条畅。同时此法的运用可去邪而不伤正,在本病的治疗中还运用了其他推拿手法配合治疗,其中分推两侧肋弓可以宽胸理气,疏肝通络;点按法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的作用;揉法轻柔缓和,具有放松肌肉、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等作用[6]。
治疗气滞血淤型痛经的手法主要以通为主,打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以达到止痛之功。本套手法,以一指禅推法为主,可使气血通经脉畅,配合推、按、揉等推拿手法,可以通调冲任,调和气血,促进肌体血液循环,使冲任二脉气血通畅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5.4 经穴功效
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又为八会穴之气会,是治疗气病的要穴,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此穴具有宽胸理气,散滞通络之功;章门为脾经募穴,期门为肝经募穴,此二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膈腧为血气聚会之处,具有调血行血、祛瘀通络的作用,此三穴相互配伍具有理气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推冲任二脉可以促进冲任气血运行。关元为任脉经穴,并与冲脉相通,《素问·举痛论》曰: “ 冲脉起于关元”,内通胞宫,《类经图翼》称:此穴为“女子畜血之处”,位于脐下三寸,又称丹田,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为调理冲任的要穴。中极为任脉穴,可利冲任,行滞消淤,以一指禅推法作用此二穴,可通调冲任,行气活血[7],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按揉此穴可以调理血分,疏理肝气,活血祛瘀;地箕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阴经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8];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且在关元穴处又与任脉相交会,具有活血祛瘀、疏肝行滞的作用,故本穴的主治与肝、脾、肾三脏和任脉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8],此三穴相互配伍可以调理肝、脾、肾三经的气血运行,利冲任,通胞脉,活血止痛;。膀胱经行于背部,其经气运行是否通畅,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内聚五脏六腑之腧穴,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以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走形路线操作,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放松腰背部肌肉,肾为先天之本,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脾气健运,气血充盛,则元胜而流自畅,肝藏血,主疏泻,性喜调达若,肝气得舒,气行则血行,气血调畅则经病可愈,而肝、脾、肾俞为肝辟肾三脏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因此以一指禅推法作用于以上三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使气血化生充足,因经水为血所生,血随气行,气充则血沛,气顺则血和,经行才能畅通,印证了治病求本的原则;次髎、十七椎均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在痛经发作时点按此二穴可立即缓解疼痛[10],诸穴相伍,故取得较好的疗效。
5.5 预防
祖国医学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减少痛经的发病率,预防是关键。多数患者对痛经不重视,不能及早治疗,使病情加重,尤其是育龄妇女应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治疗及时,使疗程缩短,预后良好,相反则病程延长,预后较差,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此外,治疗期适当休息,保暖,避免寒冷,防止过度疲劳,注意经期卫生,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暴怒,忧郁。必要时可配合中药,热疗和镇痛剂等辅助治疗。
6结语
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痛经,疗效是肯定的。但痛经病因复杂,容易反复,所以必须坚持治疗。只要辨证准确,手法恰当,且能掌握妇女月经前后的治疗时期,一般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致 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点和疑问,但指导老师给了我耐心而细致的指教,为我解难答疑。从而使我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透彻,文章结构更为整齐、严谨,论述层次更加分明、合理。所以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春艳教授。在此也请允许我向曾教过我的诸位老师真诚的到一声:“老师,您们辛苦了!”最后诚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桃李满天下!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徐龙华,徐培惠.推拿治疗痛经60 例临床体会.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89
[3] 董祖因,吴晓燕.一指禅推法治疗痛经6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8,18(11),67
[4]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
[5] 朱鹏飞,朱伯虎.一指禅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17
[6]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8
[7] 李士祯.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
[8] 高贵生, 高晓峰.痛经的辨证按摩治疗.按摩与导引.2005.21(04):34
[9] 袁慧.三阴交穴临床应用举例.江苏中医,2001,22(09):23~25
[10] 张琴,张华.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40(02):122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8,968.75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