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推拿为主综合治疗胃脘痛36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胃脘痛,即胃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本病范围。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于在校学习及临床实习期间,总结了一套以推拿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6年。经检查排除肝胆胰等脏器病变及消化道出血。

(二)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胃脘痛的诊断依据[1],制定标准如下:

1. 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2.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 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4.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5. B超、肝功能、胆道X线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 辨证分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将本病分为六型[1]

1. 寒邪犯胃

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2. 肝胃气滞

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苔薄白,脉弦。

3. 食滞胃肠

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苔厚腻,脉滑或实。

4. 瘀阻胃络

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

5. 脾胃虚寒

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舌质淡,脉沉细。

6. 胃阴亏虚

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 治疗原则

以和胃止痛为治疗大法。寒气犯胃者,温中散寒;食滞胃肠者,消食导滞;肝胃气滞者,疏肝理气;瘀阻胃络者,活血化瘀;脾胃虚寒者,温运脾胃;胃阴亏虚者,滋阴清热。

(二) 基本操作

1. 手法

采用摩、揉、推擦、点等手法。

2. 取穴

中脘,章门,梁丘,足三里,冲阳,太白等穴位。

3. 操作方法

1) 摩揉脘腹。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右侧。以单手摩揉上腹部约5分钟,以达到调和肠胃,缓急止痛的目的。操作时宜舒缓柔和,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并配合患者呼吸增减施术的力度。

2) 推运四经。医者面向患者头部一侧,指尖向上,以双手食、中、无名、小指,交替由患者鸠尾穴水平至神阙穴水平作由上向下的推运法,约3分钟。操作应覆盖任脉、足少阴经、足阳明经及足太阴经。本法可降逆和胃而止痛。

3) 取穴。以拇指按揉中脘、章门、梁丘、冲阳、太白诸穴,每穴1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佳。通过以上各穴的特定作用,对脾胃功能进行调节,以恢复其阴阳平衡。

4) 疏经行气。以拇指或肘尖一次点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以有较强的酸胀感为佳。然后用推擦法治疗小腿足阳明经,以透热为度。本法目的在于通经活络,激发经气,以经腑同调,恢复其生理功能。

5) 捏脊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由第五腰椎至大椎穴延脊柱做捏法,捏三次提一下,并注意操作到三焦俞、胃俞、脾俞、胆俞、肝俞、膈俞穴处作力度稍重的提法,反复5遍。以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并通过背俞穴对脏腑的条理作用,改善脾胃运化功能。

(三) 辨证加减

1. 寒邪犯胃

1) 于患者背部膈俞至三焦俞一段施以走罐法,约10分钟。

2) 隔姜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每穴5壮。

2. 食滞胃肠

1) 医者一手握拳,拳背向上,置于患者腹部,另一手以手掌叠加其上,作力度稍重的揉法,以胃脘部为主,约3分钟。

2) 嘱患者仰卧屈膝,尽量放松腹部。医者以双手拿揉患者腹部足阳明经,反复5遍,注意力度适中,不可过重。

3) 以拇指点按梁门、下脘、天枢、内庭、公孙、内关穴,每穴1分钟。力度可稍重,以患者有较强的穴感为宜。

3. 肝胃气滞

1) 医者以双手由中线向两侧腋中线分推胁肋3遍,宜缓不宜急;然后由天突至神阙做推揉法3遍,于膻中、上脘、中脘、下脘穴稍加力度,以有酸胀感为佳。

2) 以拇指按内关、期门、肝俞、公孙、太冲、行间各穴,每穴约1分钟。

4. 瘀阻胃络

1) 以单掌或叠掌在上腹部做振颤法,约10分钟。

2) 点按合谷、内关、血海、三阴交、公孙、膈俞,每穴1分钟左右。瘀血日久,单纯推拿治疗,效果欠佳者,于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诸穴施以刺络拔罐法。取上述穴位,经皮肤消毒后,先以皮肤针扣刺,力度适中,以皮肤红润充血为度。然后施以拔罐法,以拔出少量血液,留罐10分钟。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刺络拔罐法。

5. 脾胃虚寒

1) 以双手交替在腹部做摩法,约10分钟,以有温热感为佳。

2) 直擦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透热为度。

3) 加灸命门、胃俞、关元、中脘、足三里,每穴5壮。

6. 胃阴亏虚

1) 轻推背部督脉5遍,手法宜柔和。

2) 按揉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血海,每穴1分钟。

(四) 注意事项

1.   嘱患者禁食辛辣、生冷、烈酒等刺激性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平时应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2]

2. 嘱患者保持心情开朗,避免情志刺激。对于因情志不遂而发胃痛者,医者应予以适当的心理疏导[3]

3. 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受寒湿邪气而加重病情。

(五)疗程

手法及艾灸治疗每日1次,其中皮肤敏感者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其他疗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最短者5次,最长者5个疗程。

三、疗效观察

(一)疗效标准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胃脘痛的疗效标准制定如下[1]

1. 治愈

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

2. 好转

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

3. 未愈

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二)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5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治愈6例,占17%;好转28例,占78%;未愈2例,占5%,总有效率95%。

四、典型病例

何某,女,22岁,学生,20079月就诊。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一年,加重5天。患者近一年来,经常上腹部疼痛,每因学习紧张,情绪波动而发作。5天前,因与同学争吵而旧病复发。就诊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伴嘈杂吞酸,嗳气频作,大便3日未行,心烦易怒,按诊上腹部胀满,舌苔白,脉弦。经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诊为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按上述方法治疗,并嘱其注意饮食清淡,心情开朗,注意休息。治疗3次后,胃痛明显减轻,大便恢复正常,按诊时腹部较首次就诊时柔软。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告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五、讨论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胃脘痛的发生主要与寒邪克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及脾胃虚弱四方面原因有关。

胃属土,与脾相表里,共为后天之本。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主运化,胃主腐熟、受纳水谷,《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脾主升,胃主降,《素问·逆调论》曰:“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若感受寒邪,胃腹受凉,过服生冷,寒克于中,气机凝滞,则收隐作痛。或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食滞内停,致使胃气不和,发为疼痛。或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而发疼痛。若肝郁日久,气机不畅,血行淤滞,则可致瘀血内庭。抑或素体不足、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脾胃受损、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若热病伤阴、胃热火郁、久服香燥理气之品,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亦致胃痛[4]

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于本病范围,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上不十分明确。多数认为与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胃肠,如烈酒、辛辣食物、药物等的长期刺激,微生物或其毒素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及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5]

(二)疗法分析

本病主要由于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脾胃气机阻滞或胃失所养,而致胃失和降,产生胃痛。故以和胃止痛为治本大法。

1. 基本操作

1) 摩揉脘腹。摩法,可和中理气,调节肠胃蠕动,;揉法,可宽胸行气,消积导滞。现代医学认为,按摩腹部可增加腹腔内脏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的张力及淋巴功能,使胃肠分泌活跃,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6]。摩揉并进,柔和施术,针对胃脘直接作用,可健脾和胃,解痉止痛。

2) 推运四经。腹部经络腧穴分布广泛,字中线向两侧分别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通过。脾胃两经直接与脾胃相连,对本脏腑有调节作用;肾经与任脉上分布了大量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穴位。据现代医学研究,胃溃疡患者上腹部压痛区,经钡餐透视证实为溃疡所在部。此种压痛于任脉上最多,其次为距中线五分的足少阴经和距中线两寸的足阳明经。而推拿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循环,从而促进溃疡愈合[7]。故推运四经可通经活络,调理胃肠,和中止痛。

3) 中脘为胃腹之募穴,八会之腑会;章门为脾之募穴,八会之脏会。两穴为脏腑精气及脾胃之气汇聚之处,同用可健脾和胃而止痛,《针灸甲乙经·卷八·五脏六腑胀第三》云:“胃胀者,腹满胃脘痛,中脘主之,亦取章门”,早在《难经》中既有“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的记载,说明六腑病从募穴论治可获良效。另外,尚可通过对脏腑的整体调节而使脾胃功能从整体上得到调理。梁丘为足阳明之郄穴,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的疾病,且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故对本病的治疗能起到显著作用。冲阳为足阳明原穴,太白为足太阴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故对本经所属脏腑的疾病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元》曰:“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元”。诸穴共用,有疏经通络,健运脾胃之功[8] 

4) 疏经行气。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能健脾胃,助运化,《素问·咳论》云:“治府者,治其合”,《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都说明了本穴在治疗胃肠疾患时的特殊作用。另据大量现代研究证实,此穴对胃蠕动及胃液分泌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不足者可起到促进的作用,泰过者则起到抑制的作用。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下巨虚乃小肠之下合穴,与三里共用可整体调节肠胃,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辩证思想。《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素问·调经论》又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9]”通过推擦法的机械与温热刺激,以激发经气,从而使脉道通,经气顺,病乃愈。本部操作目的在于通过经、穴的作用调和中州,平胃止痛。

5) 捏脊法,为中医传统推拿法,早在《肘后备急方·治卒心痛方第九》中记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记载,被后世广为流传,沿用至今,具有良好的调整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操作时,于三焦俞、胃俞、脾俞、胆俞、肝俞、膈俞等穴位处施以重提,可调和气血,健运脾胃,和中止痛。现代医学认为,支配胃肠的植物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髓T5-L1节段。因此,刺激位于相应皮节的背俞穴,可以通过植物神经对胃肠起到调节作用[10]。从上可知,捏脊法将手法刺激与经穴之用结合,互增其效,相得益彰,共奏健脾和胃,调经止痛之功。

2. 辨证加减

    1) 寒邪犯胃。火罐法是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形气活血的作用,在本病的治疗中通过对背俞穴的刺激,可达到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的目的。灸法亦是祖国医学中古已有之的传统疗法,可温经散寒,消瘀散结,寒性疾病多用之,《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9]”取具有良好的合胃止痛作用的中脘、足三里与可温阳散寒的关元相配,施以隔姜灸。以取姜片辛温散寒之功助艾灸温经辅阳之效,使凝寒散,气机通,痛乃止。

2) 食滞胃肠。揉法,可宽胸行气,消积导滞,以拳代掌可增加刺激量,进而提高消食化积的作用。提拿腹肌刺激量较大,可通经活络,消积化滞,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两法配合,能起到良好的理气消食作用。梁门、下脘,局部取穴,可消食导滞;天枢,乃大肠募穴,可通导肠腑;内关、公孙,八脉交会穴,汇于胃、心、胸,可宽胸理气,调理气机;内庭,则泻胃消食。诸穴和用,使胃气得通,饮食得消,气机调畅,胃痛乃止。

3) 肝胃气滞。本型治法采用分推胁肋与直推任脉两法结合,以宽胸理气,梳肝解郁。并注意重点治疗气会膻中与三脘穴,调畅气机,和中止痛。肝募期门与肝俞穴,俞募相配平衡阴阳,调理肝木;内关、公孙宣通三焦气机,理气止痛,《席弘赋》“肚疼需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太冲、行间疏泄肝气,平横逆之肝木。诸穴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11]

4) 瘀阻胃络。用震颤法直接治疗病所,以去瘀消积,和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加用血会膈俞,活血通络,宽胸膈,和胃气;血海、三阴交调和气血,健脾和胃,《针灸聚英》云:“三阴交……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针灸大成》:“血海……主吐食反胃”;合谷、内关、公孙,通调气机,以助血运。诸穴共用,行气活血,和中止痛。瘀血日久者,取膈俞、肝俞、脾俞、胃俞施以刺络拔罐法,可加强其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元》所说:“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12]

5) 脾胃虚寒。本型以摩腹及推擦督脉、膀胱经为主要治法。摩法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使热量透达胃腑,温中和胃,缓急止痛;督脉“总督诸阳”为“诸阳之海”,足太阳经位于督脉两旁,与督脉共主一身之阳气。此外,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位于膀胱经之上。通过推擦法,可激发经气,振奋脾胃之阳,使阴寒散,痛自止。另外,取命门、官员,温补命门之火,培肾固本;脾俞、胃俞、中脘,条理脾胃,健运中州;足三里,调和气血,何谓止痛。上述诸穴施以灸法,可温肾助阳,健脾和胃,使中阳得镇,纳运得健,阴寒得消,胃痛自止。

6) 胃阴亏虚。督脉者,起于小腹,经会阴向后行于脊柱内,上行巅顶,总督一身之阳。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采用推脊法以清热降火[13]。配合按揉脾俞、胃俞健运脾胃,培补后天之本,助其化生气血;肾俞、太溪、三阴交,滋肾养阴,清热和中;膈俞、血海,调经养血,补益阴精。诸穴和用,先天与后天同调,使阴液得充,胃热得清,胃气和而疼痛止。

五、结语

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变,且罹患者较多。本组36例病人,通过以推拿方法为主,结合艾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的综合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本法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临床推广。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的指导教师——汪伟老师以及宋宇老师、邢凯老师、王亮华老师、史勇老师等给我的耐心讲解、鼓励支持以及很多的宝贵建议,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特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时,对在这五年的大学生活中,给予我教导、帮助、关怀的所有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张好姝,周淑梅,黄霞.胃脘痛的辨证施护浅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6):94

[3] 王小奇.胃脘痛 的心理治疗.浙江临床医学.1999,1(4):243

[4] 陈海英,宋登浩,安秀芹.胃脘痛发病原因与时间相关性研究.河北中医.2007,29(11):1123~1124

[5]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

[6] 王世成.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5~188

[7] 王祥.腹部按摩的机理及技巧.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7):7780

[8] 李秀花,金宏谟,岳东文.老十针配合中药治疗胃脘痛30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70

[9] 孙国杰.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5

[10] 严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5124

[11] 张效科,王国栋.慢性胃痛从肝论治的立论依据及意义.四川中医.2006,24(9):3031

[12] 李立.梅花针叩刺治疗慢性胃炎48例.中国针灸.2003,23(4):202

[13] 陶象祥.推拿治疗慢性胃炎77.广西中医药.2005,28(3):162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8,578.125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