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加工工艺教程

一个机床行业老兵的回顾与展望——周延佑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记者:请您谈谈您在工作中的重点成就。

  周延佑:(一)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机床研究所工作时,作为主任设计师,设计了两种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乃至前苏联空白的高精度精密机床。其一是千分尺丝杠专用螺纹磨床。此前我国千分尺丝杠制造工艺一直是沿用前苏联用的高碳工具钢经热处理调质(硬度仅Rc40左右)后滚压螺纹的做法,螺距误差在几十以上。有了我主持设计的这种磨床,在工艺上改为用合金工具钢淬硬(可达Rc60以上)之后磨削,螺距误差小于2使我国千分尺的精度和寿命一举超过前苏联,达到工业强国水平。其二是磨削高精度丝杠专用的丝杠母机,磨削精度达到当时0级丝杠的水平。我国滚珠丝杠制造业得以由此起步。这台机床是与上海机床厂合作设计制造的,曾得到当时上机总师李艮同的热情支持。

  (二)1964年,我参照日本经验,提出了样机试验+基础理论=自行设计的构想  Setwell型电话听筒下盖板模具设计...,加强机床所的基础理论研究室(八室)并被任命为该室主任。我和八室全体研究了各种试验方法,使用的仪器及规程、规范,做了各项具体试验,写成本本。我们还测绘了国外名家的测震仪,投入生产来供应全行业从事样机试验。基于对此种做法的肯定,机床局曾发文督促各企业建立机床试验室。我们又举办了全行业样机试验,为工厂培训试验人员。可惜这些做法被中断。直至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勤之还在2009年9月7日的中国工业报上称,样机试验是对我国机床的研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宝贵经验。

  (三)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接手主持编写篇幅达1000多万字的机床设计手册。考虑到一般化的机械设计资料已有人编写,消声器后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我强调要突出机床特性。但有关机床设计的国内外文献极少,我要求编写人员运用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等应用基础学科的知识自行创作,包括推导设计计算公式,强调每一个设计要点都不能对读者交白卷。我并以身作则,在自己负责编写的滚珠丝杠这一章内,根据材料力学,推导出滚珠丝杠装配时计算两支承间预拉伸力大小的公式。因此,手册中第二、三册(机床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内容填补了国内外文献的空白,很受工厂设计人员的欢迎。

  (四)提出过一些当时尚属新颖的观点。其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提出以功能部件的称谓取代过去长期沿用的外购件、配套件等名称。我的根据是:系统论认为大系统的总功能是通过各子系统的分功能的有机组成才得以实现的。我又引进日本称这类部件产业为中场产业的说法(足球比赛中,谁控制了中场,谁就控制了全局)。我的用意是强调,没有世界领先的功能部件产业,就没有世界领先的机床工业。这一称谓及观点已为机床行业普遍接受。其二,1993年,针对当时存在的走数控机床发展道(主机自制,系统国际配套,行销全世界)的言论及实际做法,我联合、北航三位数控系统权威教授撰写了长篇论文,论述数控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重要性及其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系,指出长期走国际配套道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又从技术上论证了国产数控系统产业是有能力在短期内与国外对手竞争的,提出了振兴国产数控系统产业的措施意见。以上看法现已得到普遍重视。其三,改变营销。采用国外不单纯卖机床,而是量体裁衣地针对用户加工的零件(或典型零件)的技术和生产纲领的要求,提出最优的即可战胜一切竞争对手的全面解决方案。亦即,不仅卖有形的机床,还要卖无形的技术,包括最适合的机床(可能是增添了某些附件和功能的机床,甚至是专门设计的新机床)、夹具、刀具、优化的加工程序、最佳的工艺参数等。这样,用户可得到最大效益,企业本身也可实现由用户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

  记者:您怎麽看待中国机床行业建国后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国工业未来的展望?

  周延佑:建国以来,我们从无到有建立了在品种门类齐全、生产规模宏大方面皆居世界第一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我国重型机床的产能界上也是罕见的。我国已堪称机床工业大国,但还不是机床工业强国。我认为,要成为机床工业强国,还须通过两场考试。一是在大批量生产中,能全面满足现代汽车工业对机床的极为苛刻的要求,使其主要装备都能立足于国内。也就是说,机床必须具有高度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可靠性,高精度及其高保持性,此外,还要具有高柔性,这是为了适应汽车工业大批量、且多品种和迅速更新换代的需求。二是在单个、小批生产中,能全面满足航天、航空工业及加工高精尖高档模具的需求。换句话说,目前我们在中低档机床的制造上是游刃有余了,但上述高档机床制造的两场考试还没有过关。今后我们的主要努力方向,似在于提升我国机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5年,我曾与陈长年合写了一篇关于提升我国机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其要点是:技术创新一般源自市场拉动(用户需求驱动)和技术推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实现)。为此,有必要做到:(1)改变营销,从单纯卖机床改为向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2)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制造技术行业新的科研创新体系;(3)对国外样机、样品进行全面性能试验;(4)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研究所拥有的资源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我相信中国的机床行业能在不断的创新中大。

  周延佑,1950年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毕业后,到南京机床厂工作。1957年成为南京机床厂的总设计师  冲压毕业设计,并于年底被派到前苏联学习高精度精密机床设计。1959年到了机床研究

  所。1982年去了机械部机床局。1989年参加创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1963年以来,多次被派去西欧、日本、美国考察。下一页>>

  相关联接·一个机床行业老兵的回顾与展望——周延佑

  ·4年再造一个华远——任志强志存高远

  ·合锻机床一个项目获安徽省认定

  ·盛昌齿轮:怎一个“超”字了得

  ·株洲市将建一个高标准国际化的会展中心

  ·刘弈彤:一个“80后”的地产红人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论文·企业过程再造:一个案例研究

  ·王健林:万达最大的风险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昆明机床喜获十一个全国质量项

Tags: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论文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6,078.130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