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 目的:观察以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对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配合牵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治愈:41例,占85.4%;好转6例,占12.5%;无效1例,占2.0%。总有效率达97.9%。结论:以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字】 推拿 牵引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颈肩痛或颈枕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上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本病多发生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本人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22~61岁;发病最短6个月,最长21年。发病部位在C4~6者26例,C5~7者22例。长期慢性劳损和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者39例;无明显原因的9例。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制)
1.2.1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1.2.2 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其中以女性为多。
1.2.3 颈肩部疼痛.颈部强直,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握力差,部分病人手指皮肤感觉减退及上肢肌肉萎缩。
1.2.4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颈椎棘突旁压痛。
1.2.5 X线摄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反张),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
2治疗方法
2.1 治疗原则: 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整复错位。
2.2 推拿治疗:
2.2.1 常规手法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 疏筋活血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侧后方,一手扶其头部,另一手自下而上推、摩项部2分钟;用小鱼际部施滚法、多指拿揉颈项部3分钟;再用双手大鱼际部推摩颈肩部2分钟。
第二步 点穴通络
患者取坐位,头颈前屈,将颈项部充分显露,医者立其后方,以拇指沿督脉的风府、哑门到大椎穴段的酸胀点反复点揉2分钟;拇、食、中三指或双手拇指,沿膀胱经的大杼穴至天柱一段的酸痛区或条索状硬物上点揉、弹拨2分钟,手法宜轻快柔和;拇指揉压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各1分钟。
第三步 旋转复位
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坐于约距地面50cm高的低凳上。医者立其背后,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右肘窝部夹住下颌部,手掌托扶健侧头部,使颈部向左前下方屈曲,然后将头颈部向右侧后上方旋转提,同时左手拇指用力顶推偏歪棘突向左,此时,可有指下位移感或伴有响声,多为复位成功。然后,头颈部恢复中立位。做此手法,动作应轻柔,严禁暴力.
第四步 疏通患肢
患者取坐位,医者以拿揉法拿揉颈肩部肌肉3~5遍,然后拿肩井穴1分钟左右,以通行全身之气。最后以双手虎口相对在患肢自上而下做环形叩打法7~10遍。
2.2.2 布带牵引
患者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姿势,医者用布带兜住患者后枕部和下颌部,在用力前要检查是否勒住患者的喉咙和双耳。用力要稳,由小到大,防止布带脱落。在牵引期间,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医者察觉后应先慢慢放力,查明问题,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操作。每次15分钟.
2.3 治疗时间及疗程
在运用本方法实施时,每次30~35分钟,一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3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患肢放射痛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
好转:患肢放射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治疗后减轻;
无效:患肢放射痛等症状无改善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患者放射痛等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3.2 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痊愈41例,占85.4%,;好转6例,占12.5%;无效1例,占2.0%。总有效率达97.9%。
4典型病例
李某 ,女,46岁,会计,2009年10月22日初诊。
主诉;颈项酸痛,右上肢麻木无力2年,加重2周。
病史;2年前患者自觉颈项僵硬酸痛。右上肢放射痛。半年后右上肢出现麻木无力,症情时好时坏,阴雨天或劳累后加重,经他院予以针灸、理疗、摧拿及康复治疗效果不佳,而来我院就诊。
检查:颈部活动受限,颈肌紧张,颈肩部疼痛.右上肢麻木,握力下降,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叩顶及压顶试验阳性。X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7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C5~7 椎间隙狭窄。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经上法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诸症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讨论;
5.1 西医学的认识: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总称。
随着年龄不同阶段的发展,颈椎及其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在此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或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尤其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
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引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 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产生压迫作用。 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
5.2 中医学的认识:
神经根型颈椎病, 就其症状、体征及发病机理来看, 属祖国传统医学“痹证”范畴。因而, 临床上有称之为痹证型、麻木型或痹痛型颈椎病的。其病因多责之于风寒湿邪, 即《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又如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如结,如裂。” 痹又可分为五体痹、五脏痹。《素问•痹论》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风寒湿邪之为病, 必于机体或颈部的正气虚弱之时, 即所谓“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造成机体这种虚弱状态的原因, 多认为是过久的伏案工作或用枕不当, 致颈部肌肉劳损、气血不达、卫外不固, 或年老体虚、肝肾亏损、气血衰少、筋脉虚弱等。 此时, 若为风寒湿邪所乘, 则易客于颈项, 致太阳经气机不利、营卫不和、经脉痹阻。《伤寒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又如清代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曰:“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经气郁不行。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 另外,也有认为颈部外伤, 损伤脉络, 离经之血滞留经脉, 气血痹阻, 即“污秽之血不行, 乃至瘀血内结”也是其发病原因之一。总之, 不论是劳损、外邪还是外伤瘀血, 其最终都将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而发为本病。
5.3 手法作用机理:
5.3.1 常规手法
5.3.1.1第一步 其目的是放松颈肩部肌肉,解除颈肩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以使手法操作的渗透性得以发挥,为进行下一步治疗做准备。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双手动作协调一致,使颈部肌肉充分放松。
5.3.1.2 第二部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功能特点。选取督脉,膀胱经,及小肠经的重要穴位。督脉乃阳经之海,通调一身之阳气。选取风府,哑门至大椎一段的经穴是病变所在穴位所治的原理。可起到温经散寒,去淤止痛的作用。又根据清代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曰:“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经气郁不行。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故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腧,肩外腧,天宗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至大柱一段的经穴。亦是病变所在穴位所治的原理。可起到运行气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5.3.1.3 第三步 本法针对性强,定位准确,通过纠正偏歪的棘突,使得脊椎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解除髓核对神经根及其脊椎周围软组织的压迫。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在此基础上,必然可加速和改善脊椎周围软组织血液循环,促使炎性物质的代谢及其吸收,从而加速纤维环的修复。
5.3.1.4第四步 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再次放松颈肩部肌群,改善和防止由于上述操作可能带来的患部肌肉紧张或痉挛的产生。促进损害组织的修复。达到了舒筋通络,运行气血,疏解痹证的目的。
5.3.2 牵引的主要作用是: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缓冲椎间盘向周缘的外突力,促进外突的纤维环组织复位;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平衡,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受压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关节囊之粘连得以松解;使水肿的神经根制动休息,促使水肿吸收,改善钩椎关节与神经根间的位置关系,对神经根起减压作用。
通过实践和理论的证明,以推拿配合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手法必须运用联贯,轻巧、柔和,因人而异,方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6结语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本病有很好疗效,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无痛苦、无毒负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为了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在治疗过程中,医者一定要全神贯注,深刻体会手下筋肉的感觉。手法要沉稳、渗透、柔和,另外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即医生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而患者则应遵守医嘱。若采用本法治疗两个月以上无效则应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致 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的指导教师艾民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针对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给予了指正,从而使我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透彻,文章结构更为整齐、严谨。特此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在这五年的大学生活中给予我谆谆教导的所有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151页
[2]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5月.154页
[3] 邵铭熙,张大年,薛明新等.实用推拿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83~485页
[4] 李敖.筋伤学.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203~205页
[5] 王洪图.素问白话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256~257页
[6] 王之虹.推拿手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7月.13页
[7] 罗永芬.腧穴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月.5~6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6,515.625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