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下载定做交易过程截图支付宝在线支付
当前位置:完美毕业网毕业论文医学论文

点按反阿是穴配合拔伸牵引治疗落枕30例

论文代写发表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212181988
一键分享拿折扣: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点按反阿是穴配合拔伸牵引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是,第一步:放松手法,第二步:点按穴位,第三步:拔伸牵引,第四步:结束手法。结果:30例患者中,1次治愈者为24例,占80.0%:2次治愈者6例,占20.0%,总治愈率为100%,运用本法治疗落枕效果满意。

【关键词】 点按 反阿是穴 拔伸牵引 落枕
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天可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放射,迁延数周不愈。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系颈椎病的前驱症状。笔者在医院近一年的实习中均运用点按反阿是穴配合拔伸牵引法治疗落枕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者14岁;病程最长7天,最短4小时。30例患者经颈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排除颈椎病及颈部外伤。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落枕诊断依据[1]为诊断标准:
1.2.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1.2.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时使头部歪向病侧。
1.2.3患侧常有肌肉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改变。
2治疗
2.1治疗目的
通过手法治疗解除患处肌肉痉挛,提高局部痛阈,增强血液循环,消除疼痛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2.2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理顺肌筋。
2.3取穴及部位
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肩外俞、后溪、落枕穴等
2.4主要手法
拿捏、揉法、滾法、点按法、拔伸牵引法等
2.5治疗方法
2.5.1放松手法
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医者站其身后。一手轻扶其前额,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从患侧风池穴拿揉至颈根部,反复3-5遍:再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从患侧风池穴轻揉至颈根部,反复3-5遍:再以小鱼际滾法滚患侧颈项部,手法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2.5.2点穴
2.5.2.1点反阿是穴
由于具体病变部位的不同,反阿是穴所在部位及手法操作部位也相应不同:
2.5.2.1.1 胸锁乳突肌痉挛型:如疼痛位于肌腹,则在其乳突附着点及胸骨头、锁骨头起点处寻找反阿是穴;如疼痛位于乳突的止点附近,则在胸锁乳突肌肌腹中段最隆起处附近或其起点胸骨头和锁骨头起点处寻找反阿是穴。根据指压时患者疼痛是否立即消失作为确定反阿是穴的标准。在以上所选穴位上施以点、揉等手法2~3min。同时,用滚、揉、推、压等手法做整个胸锁乳突肌的放松,大约持续4~5min。必要时也用滚、揉、推、压等手法选做前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的放松,大约持续2~3min。
2.5.2.1.2斜方肌痉挛型:其反阿是穴常位于第2至第7颈椎棘突、第1胸椎棘突外侧缘(主要在第2、第6及第7颈椎棘突外侧),以及斜方肌在锁骨肩峰端附着点处。若疼痛位于枕外隆凸附近并向后头部放射,还可在大椎与肩中俞之间选反阿是穴。指压以上诸穴时,疼痛或活动障碍会应手而消。施以点、揉等手法持续2~3min。还要用滚、揉、推、压等手法做整个斜方肌的放松,一般持续4~5min。必要时也用滚、揉、推、压等手法选做前斜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夹肌以及头部的放松,持续2~3min。
2.5.2.1.3 肩胛提肌痉挛型:若疼痛位于肩胛上角内缘,可在肩胛提肌肌腹、上4颈椎横突或第6、7颈椎棘突外侧缘附近寻找反阿是穴;若疼痛位于其颈椎横突的起点处时,可在其肩胛上角内缘止点处寻找反阿是穴。按之,则疼痛和活动障碍立即消失。在上述诸穴位上施以点、揉等手法2~3min。推拿时必须沿肩胛提肌走向用滚、揉、推、压等手法做整个肌肉的放松,大约持续4~5min。并选做斜方肌、菱形肌、夹肌前斜角肌以及患侧头部的放松,其放松手法亦是滚、揉、按、压等,持续时间2~3min。
2.5.2.1.4 前斜角肌痉挛型:本型多在前斜角肌肌腹及第1肋骨的附着的止点处损伤,可在第3至6颈椎横突之间寻找反阿是穴。指压反阿是穴时,疼痛的症状立即消失。推拿时必须用滚、揉、推、压等手法对整个前、中、后斜角肌进行充分的放松,并也用滚、揉、推、压等手法选做斜方肌、肩胛提肌、夹肌以及患侧侧、后头部的放松。
2.5.2.2点按落枕穴(外劳宫——位于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患者取站立或坐位,医者站其前或一侧。取穴:患侧落枕穴。医者一手托住患侧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或指尖点压此穴,方向垂直于手背。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自感酸胀为度,时间持续1min左右。同时嘱患者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活动,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
2.5.2.3点按后溪穴(小指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
患者取站立或坐位,医者站其前或一侧。取穴:患侧后溪穴(小指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医者手掌拖住患侧的手掌,用另一手的食指指腹或指尖点压此穴,方向垂直向手掌桡侧,稍向指尖。力度由轻到重,以出现酸胀感为度。时间持续1min左右。
2.5.2.4患者正坐位,医者站于其后或一侧,用拇指指腹分别点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度。每穴点按1min左右。
2.5.3拔伸牵引
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用拇指和中指点在患
者枕骨粗隆下(风池穴)处.双手用力缓慢将患者头部托起,拔伸牵引颈部,嘱患者深呼吸并放松,持续3分钟后。再做前后屈伸运动,逐渐加大活动度,5-8次后再做左右旋转运动,持续5-8次结束,让患者转动颈部,不痛为佳。
2.5.4结束手法
五指提拿肩井,拿揉颈椎棘突两侧肌肉约3分钟。然后在患侧颈肩部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结束治疗。
上述治疗每日1次.一般经1~2次及可治愈。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制定:
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1次治愈者为24例,占80.0%:2次治愈者6例,占20.0%,总治愈率为100%
4典型病例
张某,男,34岁,2009年9月21号就诊。颈项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自诉清晨起床后颈部疼痛僵硬,向右侧转动困难,疼痛呈持续性加重,并牵及右侧肩背部,无外伤史。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痉挛、僵硬、触之疼痛,颈椎X线摄片未见异常。诊断为落枕。经上述手法治疗一次后,疼痛消失,颈部活动正常而痊愈。
5讨论
5.1病因病机
落枕患者多系体弱或过劳,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致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局部缺血、缺氧或部分肌纤维微细损伤,而发生痉挛(主要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肌等痉挛)。本病的发生多由素体亏虚,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舒缩活动失调,或夜寐肩部外露,颈肩复受风寒侵袭,致使气血凝滞,肌筋不舒,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故而拘急疼痛。临床中也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部分肌肉扭伤,发生痉挛性疼痛,而致本病者。
5.2解剖生理
颈部的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菱形肌、斜方肌、头夹肌、半棘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这些肌群主管头和颈肩部各种活动。如受到外力牵拉或劳损,致使颈部肌肉群张力平衡失调,便可产生颈部肌筋损伤性痉挛和疼痛。L临床中主要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及前斜角肌发生病变。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为颈部一对强有力的肌肉,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两侧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使头歪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为三角形的阔肌,两侧相合成斜方形。该肌起自枕外隆突、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肩胛提肌:位于项部两侧,被斜方肌覆盖,起自上四个颈椎横突,肌束向外下方,止于肩胛骨上角。收缩时可上提肩胛骨,如肩胛骨固定,可使颈屈向同侧。
前斜角肌:属颈部深肌,起自颈椎横突,向下止于第一肋骨。[2]
5.3作用机理
5.3.1放松手法
揉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祛瘀止痛、消除肌肉紧张痉挛的作用。因此,揉法作用于患部,可解除肌肉痉挛,恢复正常的肌力。与键侧取得力的平衡,使颈椎侧弯消失。揉法可使凝塞之血脉得以通畅,闭阻之经络得已开通,通则不痛。而滚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解痉止痛、滑利关节、增强肌筋活动能力,增强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
5.3.2点穴
5.3.2.1点按反阿是穴
提及反阿是穴疗法,要先谈谈阿是穴疗法。[3]。“阿”字据《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是“痛”的意思。“阿是穴”之称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理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针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其名虽异,而其义皆同。溯本求原,乃始自《灵枢·经筋》所言之“以痛为腧"。即指以病痛局部压痛点(病灶)为治疗穴点的方法。
反阿是穴之“反”并非“反对”之意,而是因为反阿是穴在穴位特性和分布规律上与阿是穴截然相反,所以命名为“反阿是穴” 。
寻找阿是穴比较简单,因为它们都具有一个共性,即按压阿是穴患者的疼痛就会加重或被诱发出来;而“反阿是穴”则具备与其相反的特性,即按压反阿是穴,则患者的疼痛就明显减轻或立即消失。
在分布上,阿是穴与反阿是穴也是相反的。大部分反阿是穴都与阿是穴分布在同一块肌肉或互为相邻接的肌肉上。总体来说,若阿是穴位于肌肉的止点上,则反阿是穴必位于该肌肉的肌腹或起点上;若阿是穴位于肌肉的起点上,则反阿穴必位于该肌肉的肤腹或止点上;若阿是穴位于肌腹则反阿是穴必位于该肌肉的起点或止点上。正由于反阿是穴与阿是穴有这种特殊的分布规律,所以将反阿是穴取穴法称为:“肌肉起止点取穴法”。
反阿是穴常位于肌肉中肌纤维最紧张的部位,反阿是穴下常可触及紧张甚或条索状的肌纤维,提示肌肉中所有或部分肌纤维的过度紧张,痉挛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肌肉紧张使肌肉产生更多的代谢物又使血液供应大幅减少,局部的废物无法送走,营养物质又进不来,这种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或慢性化.而通过对反阿是穴进行推拿、针灸等治疗恰可遏制这些肌纤维的紧张,从而打破恶性循环。
5.3.2.2点按落枕穴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靠近手阳明大肠经,此经的经脉循行经过颈的两侧。按压此穴对于颈部两侧疼痛、不能左右旋转效果良好。且落枕穴远离颈部,为远端取穴,不会导致局部刺激而加重疼痛,更利于落枕的治疗。且该穴有活血通络,解痉镇痛作用。边点按该穴,边嘱患者活动颈部更有利于疏通经气,增进疗效,对颈部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5.3.2.3点按后溪穴
《通玄指要赋》云:“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针灸大成》亦有“后溪穴主治颈项强、不得回顾”之说。后溪穴乃手太阳经腧穴, 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脉之病候举要为“脊柱僵痛,角弓反张等症”。此外,后溪穴为手太阳之脉所注为“输”,由是以“经气所灌注之处,犹水流由浅入深,故称为输”。治疗上“取腧穴治体重节痛”。(4)“经脉所通,主治所及”,故取后溪穴可疏通项背部经气,宣通气血,解痉镇痛而起效。
5.3.2.4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之循经取穴的原则,分别取风池、风府、天宗、肩井、肩外俞等诸穴。风池穴能宣通经气疏风祛寒,又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于颈部的穴位,它循行与人体的两侧,落枕的疼痛部位正是其循行所过,是局部取穴,为主治所及;(5)《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天宗穴乃局部之穴,属手太阳经,有疏风解表、行气宽胸之效,点按此穴可解项颈之经络拘急;肩井取之以疏利少阳之气;(6)总之,取穴的目的亦在于解除痉挛,消除疼痛,恢复颈项的正常活动功能。正如《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所云:“按其经络,以通瘀闭之气;摩其痈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也"。(7)
5.3.3拔伸牵引
拔伸牵引能使错位的微小关节及筋膜恢复正常的位置,调节两侧肌肉的受力平衡,解除肌肉粘连,疏通其气血,滑利关节,恢复颈部正常的功能活动。
5.3.4结束手法
提拿和擦法能解除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按摩手法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增速。由于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可解除肌肉的痉挛,减缓因痉挛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疼痛而达到镇痛、止痉作用。(8)
6注意事项
6.1推拿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用强刺激手法,防止发生意外。
6.2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6.3注意保暖,不要让颈肩部长时间暴露,以免感受风寒。
6.4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枕头的高低软硬要适度。
7总结
落枕只要诊断明确,治疗及时,方法运用得当,均能取得满意效果。通过对根据落枕不同证型,采用反阿是穴疗法配合拔伸牵引治疗例30落枕患者的临床观察来看,此疗法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方法简便,痛苦小,无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所接受,愈后无不良影响且愈后效果稳固,不易复发,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致 谢

在我大学五年的学习当中,得到了我的老师李春艳、汪伟、宋宇、艾民、史勇、王亮华、杨磊、罗宏、李凭、孙晓峰、张智勇、朱立达、李冬梅、桑林、刘颖、刘春红等多位老师的帮助和教导。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教师宋宇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针对文章中的一些不妥之处给予了指正。在此,我特别向多年来给予我鼓励和教导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188)
[2]严振国 正常人体解剖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63.55、64)
[3] 章小平 林雪霞 李海朝.阿是穴止痛机理的探讨. 针灸临床杂志2003.(7):57
[4]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针刺加指拨推拿治疗落枕之体会 《按摩与导引》(33)
[5] 谢松林 指针按压天宗穴治疗落枕88例
海军医堂杂志20o9年9月第3O卷第3期
[6]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89~91
[7]吴谦. 医宗金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44
[8] 刘树航,刘长普.阿是穴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体会. 按摩与导引,1999,(2):32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07-2013 完美毕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859.37500 毫秒
Powered by:完美毕业网 http://www.biye114.com